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朗读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展开阅读全文 ∨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天登慈恩寺塔写的。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三藏法师玄奘在寺中建塔,即慈恩寺塔。塔共有六层。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改建,增高为七层。当时高适、薛据等均登大雁塔,每人赋诗一首。杜甫的这首诗是同题诸诗中的压卷之作。

参考资料:

1、周振甫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28-430

展开阅读全文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朗读
(3)

猜你喜欢

中山风物有前缘,经赏重阳第五年。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宠,甘老穷边似好权。笑问此身何计是,不如嘉节倒垂莲。

(1)

西风篱落兴悠然,秋影横江雁帖天。

短发未成吹帽饮,高吟先赠把茱篇。

(1)
胡祗*

应飞熊佳兆,年共德,两俱高。论少日才名,遐龄劲节,合擅中朝。文章在公余事,快笔端、云海□风涛。四海名卿奇士,百年齐入钧陶。笑将经济让儿曹。万事一秋毫。享内相尊荣,金莲画烛,宫锦朝袍。投壶雅歌文会,尽百杯、春色醉仙桃。好为升平强健,宾从东岱南郊。

(0)

璇玑悬斡有神功,一气潜回十日冬。宝历天颁春正月,车书云集大明宫。

三元令节三阳泰,万寿君王万福同。臣忝鸳班遥拜贺,佩声随步玉阶东。

(0)

蜗舍嗟芜没,孤城乱定初。

篱根留弊履,屋角得残书。

(0)

几日长亭复短亭,霜梅夹路喜相迎。风光总属君家管,霁色偏随马足生。

老酒盈杯谁款曲,少陵佳句谩分明。回头安福前山晓,八桂苍苍无限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