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宝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bó ]

读音:bó

拼音:bo

简繁:博

五笔:FGEF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FGEF

笔画:12画

吉凶:吉

仓颉:JIBI

结构:左右

郑码:EDFD

四角:43042

区位:1809

统一码:535A

异体字:愽,?,簙

英汉互译:gamble,play games,wide,broad

笔顺:横、竖、横、竖、横折、横、横、竖、点、横、竖钩、点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794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490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博姓主要源自:姬姓。

博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中期郜国人孙阳,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据典籍《韵会》、《广韵》等记载:“古有博劳,善相马。”博劳,就是古代著名的相马师伯乐。在典籍《韩诗外传》中记载:“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清朝学者周廷寀特别加注:“伯读曰博,以伯乐为博劳,云古有博劳,善相马也。”伯乐,公元前680~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人(今山东成武)。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逐渐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在古代,“伯”、“博”二字可通假,因此在伯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伯氏、或博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博姓起源二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之邑博州,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典籍《韵会》记载:“春秋,齐之聊摄随为博州。”齐国博州,即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古称临淄,包括古营丘即今临淄区。注意,其非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亦简称博州)。

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博州原住民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博氏,史称博氏正宗。

博姓起源三

源于战国时期学官博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博士,是战国时期东周王廷始设的官职称谓,由有大学问之学者、贤人担任,掌管古今之学,秦朝时期沿袭。到西汉时期,博士为奉常(太常)的属官,负责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特别设置了“五经博士”,专门以经学教授皇室子弟,与以前的博士职掌已经有所不同。东汉时期,朝廷以十四名国学博士分别掌管五经,即《易经》由四位博士掌管,分别为施氏、孟氏、梁丘氏、京氏;《书经》由三位博士掌管,分别为欧阳氏、大夏侯氏、小夏侯氏;《诗经》由三位博士掌管,分别为鲁氏、齐氏、韩氏;《周礼》由两位博士掌管,分别为大戴氏、小戴氏;《春秋》由两位博士掌管,分别为公羊氏、颜氏。这些博士的职责就是“掌教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仍然属于太常管辖。晋朝时期设置国子学,所属官员即为“国子博士”。南朝梁国设置“正言博士”,北朝齐国设置“太学博士”等,职责与东汉国学博士相似。隋朝、唐朝时期,朝廷设置有国子监,在国子监各馆内设置博士,负责教授达官子弟(国子),后历朝历代均沿袭国子监之制。

博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士氏,在秦朝以后皆省文简称为博氏。

博姓起源四

源于战国时期赵国博闻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战国时期,赵国设有博士官职,职能与今学术顾问相同,与其他诸侯国的博士亦相同。

其博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氏。

博姓起源五

源于汉朝时期博士祭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博士祭酒,实际上是秦朝时期所设置的官职,位居诸博士之首。在西汉时期称博士仆射,在东汉时期称博士祭酒,官秩为六百石。到曹魏时期,博士祭酒改称太学博士祭酒,在十九名博士中选才智威德最重者担任,为国子学之长官,官秩为正五品。改官职称谓在晋朝以后多称国子祭酒。

博士祭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氏。

博姓起源六

源于十六国时期博士郎中,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在太学中设置了博士郎中的官职,专门负责饿掌教官秩两千石以下的十五岁以上官员子弟,为北燕政权中君王指定的重望学者,官比正五品,官秩八百石。

博士郎中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博氏。

博姓起源七

源于元朝时期蒙古博尔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元朝时期,蒙古汗国王廷中设置有“怯薛”官职,原为突厥语“执事”(Kese'),有多种职能,“博尔赤”(Bo'orchi)为“怯薛”之一,即执事之一。“博尔赤”为蒙古语,即厨师,亦称为宝儿赤、卜兀赤、博儿赤、保兀儿赤、包儿赤等,职为宿卫亲军中专门掌管烹饪,即侍奉主上饮食的执事人员。

博尔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博尔赤氏、或宝儿赤氏、卜兀赤氏、博儿赤氏、保兀儿赤氏、包儿赤氏等,后有汉化为单姓博氏、或宝氏、卜氏、保氏、包氏者。

博姓起源八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诸“博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博络氏、博罗特氏(包杰鲁特氏)、博古罗克氏、博古罗特氏、博尔克氏、博尔济斯氏、博尔济克氏、博尔济氏、博尔苏特氏(别速惕氏)、博尔衮氏、博第斯氏(博迪斯氏)、博都哩氏(孛术律氏、孛术鲁氏)、博希特氏等诸部落姓氏,后多冠有汉姓博氏。

博姓起源九

源于满族,出自满族诸“博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博多特氏、博尔衮氏、博尔和罗氏、博尔济氏、博和哩氏(博赫里氏、蒲古里氏)、博和罗氏、博勒卓克氏等诸部落姓氏,后多冠有汉姓博氏。

博姓起源十

源于鄂伦春族,出自鄂伦春族博勒济尔格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鄂伦春族博勒济尔格氏,亦称布吉尔根氏、鲍尔吉根氏,世居额尔敏(今吉林浑江西北部)、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黑龙江上游等地,后有东海女真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girgen Hala。

在清朝中叶以后,鄂伦春族、满族博勒济尔格氏多冠汉姓为鲍氏、博氏等。

博姓起源十一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氏族志》记载:达斡尔族布库尔氏,亦称博库尔氏、博阔尔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鄂嫩部,世居黑龙江博勒哩屯(今俄罗斯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莫力达瓦(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清朝中叶以后有部分布库尔氏族人迁驻新疆塔城地区(今新疆塔城霍城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后有满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kur Hala,汉义“首选先锋”、“帽沿”。达斡尔族、满族、锡伯族布库尔氏,在清朝中叶以后有冠汉姓为博氏者。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达斡尔族卜克图氏,亦称博克图氏、博和图氏,出自达斡尔莫尔登部卜克图氏族,世居黑龙江博勒哩屯(今俄罗斯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卡赞卡村一带)、莫力达瓦(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清朝中叶以后有部分布库尔氏族人迁驻新疆塔城地区(今新疆塔城霍城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ktu Hala。达斡尔族、满族卜克图氏,在清朝晚期以后有冠汉姓为博氏者。

博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六百五十八位,多以洛阳、博州、辽东、北平为郡望。

今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安徽省的淮北市杜集区等地,均有博氏族人分布。

洛阳府: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始置洛阳县,县城以设在在洛水之阳(北岸)而名,当时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洛阳开始成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时期的曹魏国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郡的辖境曾一度抵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唐王朝的大周皇帝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唐、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历史上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博州:即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亦称临淄。从周朝末年流传孝妇颜文姜的故事开始,博山城后称颜神、颜神店和颜神镇。淄博历史悠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因齐国最早兴起蹴鞠运动,临淄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方面的专著《考工记》、第一本农业方面的专著《齐民要术》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写成的。齐国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淄博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左思、房玄龄以及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淄博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处,五音戏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朝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设博山县,属青州府。民国初年废府,改济南道,后废道,归山东省政府辖。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博山县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属泰安、莱芜、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边区联合办事处管辖。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属泰安专区。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与莱东县合署办公,后改称博莱县。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恢复博山县,属鲁山行署。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3月博山解放,8月分为博山县和博城、黑山、原山三个直辖区。1949年10月,撤销三个直辖区,改为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博山市并入博山县。1951年5月成立淄博市,驻博山城里,保留博山县,县府迁经源泉。1955年3月撒销淄博工矿特区,建立淄博市,原淄博市改为博山区,归淄博市领导。博州盛产瓷器,陶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宋代,陶瓷生产已著称于世。不仅有白釉、青釉、黑釉及各种雕塑品,而且还有驰名中外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博州在陶瓷生产中还运用剔花、划花、印花、手绘作装饰,制作手法丰富多彩。从明、清时期开始,博山逐渐发展成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销售世界各地。因此,博州又称“北瓷都”。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现在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西汉时期北平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广居右北平”。三国时期北平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西晋时期,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晋、魏时期,北平郡迁新昌(今河北卢龙)属平州(州治在辽西郡),今地当时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渔阳属幽州。隋朝时期,撤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至现蓟县。今地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唐朝时期北平郡改为平州,唐开元二年~天宝二年(公元714~743年)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平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国时,北京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依旧。晋朝时期割与契丹。辽国时期,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为南京析津府,属平州。金国时期,亦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赤峰南、宁城西,称北京大定府。今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元朝时期,今北京为大都路,辖大约京津两市。北平未出现,原地为永平路。北京未出现。明朝初期,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关,袭用明朝称法。清帝逊位,袁世凯窃权,拒绝南下,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平未出现。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己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于此。“北平”之称至此消失。

洛阳堂:以望立堂。

博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博山堂、临淄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北平堂:以望立堂,亦称幽州堂、卢龙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黑龙江之嫩江县、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宜丰、广东之新会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博,以地为氏。”望出淮南、广平。汉代有博县,属泰山郡,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二、

博姓分布:安徽淮南、山东五莲、浙江开化、四川德昌、中江、台湾、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博姓起源:

1、以地为氏。博,齐之聊摄,秦为东郡,隋以博平县建为博州(故城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2、明时云南亦佐土把事为博氏。

博姓名人:

博劳,汉时人,善相马。博彦约,明时浙江云和人,洪武中任安徽泾县教谕。

郡望:广平、淮南。

历史名人

郡望

洛阳府: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始置洛阳县,县城以设在在洛水之阳(北岸)而名,当时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洛阳开始成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时期的曹魏国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郡的辖境曾一度抵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唐王朝的大周皇帝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唐、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历史上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博州:即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亦称临淄。从周朝末年流传孝妇颜文姜的故事开始,博山城后称颜神、颜神店和颜神镇。淄博历史悠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因齐国最早兴起蹴鞠运动,临淄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方面的专著《考工记》、第一本农业方面的专著《齐民要术》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写成的。齐国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淄博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左思、房玄龄以及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淄博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处,五音戏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朝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设博山县,属青州府。民国初年废府,改济南道,后废道,归山东省政府辖。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博山县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属泰安、莱芜、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边区联合办事处管辖。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属泰安专区。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与莱东县合署办公,后改称博莱县。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恢复博山县,属鲁山行署。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3月博山解放,8月分为博山县和博城、黑山、原山三个直辖区。1949年10月,撤销三个直辖区,改为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博山市并入博山县。1951年5月成立淄博市,驻博山城里,保留博山县,县府迁经源泉。1955年3月撒销淄博工矿特区,建立淄博市,原淄博市改为博山区,归淄博市领导。博州盛产瓷器,陶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宋代,陶瓷生产已著称于世。不仅有白釉、青釉、黑釉及各种雕塑品,而且还有驰名中外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博州在陶瓷生产中还运用剔花、划花、印花、手绘作装饰,制作手法丰富多彩。从明、清时期开始,博山逐渐发展成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销售世界各地。因此,博州又称“北瓷都”。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现在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西汉时期北平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广居右北平”。三国时期北平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西晋时期,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晋、魏时期,北平郡迁新昌(今河北卢龙)属平州(州治在辽西郡),今地当时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渔阳属幽州。隋朝时期,撤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至现蓟县。今地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唐朝时期北平郡改为平州,唐开元二年~天宝二年(公元714~743年)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平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国时,北京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依旧。晋朝时期割与契丹。辽国时期,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为南京析津府,属平州。金国时期,亦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赤峰南、宁城西,称北京大定府。今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元朝时期,今北京为大都路,辖大约京津两市。北平未出现,原地为永平路。北京未出现。明朝初期,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关,袭用明朝称法。清帝逊位,袁世凯窃权,拒绝南下,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平未出现。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己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于此。“北平”之称至此消失。

洛阳堂:以望立堂。

博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博山堂、临淄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北平堂:以望立堂,亦称幽州堂、卢龙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黑龙江之嫩江县、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宜丰、广东之新会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博,以地为氏。”望出淮南、广平。汉代有博县,属泰山郡,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二、

博姓分布:安徽淮南、山东五莲、浙江开化、四川德昌、中江、台湾、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博姓起源:

1、以地为氏。博,齐之聊摄,秦为东郡,隋以博平县建为博州(故城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2、明时云南亦佐土把事为博氏。

博姓名人:

博劳,汉时人,善相马。博彦约,明时浙江云和人,洪武中任安徽泾县教谕。

郡望:广平、淮南。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黑龙江之嫩江县、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宜丰、广东之新会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博,以地为氏。”望出淮南、广平。汉代有博县,属泰山郡,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二、

博姓分布:安徽淮南、山东五莲、浙江开化、四川德昌、中江、台湾、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博姓起源:

1、以地为氏。博,齐之聊摄,秦为东郡,隋以博平县建为博州(故城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2、明时云南亦佐土把事为博氏。

博姓名人:

博劳,汉时人,善相马。博彦约,明时浙江云和人,洪武中任安徽泾县教谕。

郡望:广平、淮南。

堂号

洛阳府: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始置洛阳县,县城以设在在洛水之阳(北岸)而名,当时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洛阳开始成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时期的曹魏国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郡的辖境曾一度抵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唐王朝的大周皇帝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唐、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历史上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博州:即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亦称临淄。从周朝末年流传孝妇颜文姜的故事开始,博山城后称颜神、颜神店和颜神镇。淄博历史悠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因齐国最早兴起蹴鞠运动,临淄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方面的专著《考工记》、第一本农业方面的专著《齐民要术》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写成的。齐国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淄博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左思、房玄龄以及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淄博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处,五音戏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朝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设博山县,属青州府。民国初年废府,改济南道,后废道,归山东省政府辖。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博山县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属泰安、莱芜、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边区联合办事处管辖。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属泰安专区。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与莱东县合署办公,后改称博莱县。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恢复博山县,属鲁山行署。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3月博山解放,8月分为博山县和博城、黑山、原山三个直辖区。1949年10月,撤销三个直辖区,改为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1950年5月博山市并入博山县。1951年5月成立淄博市,驻博山城里,保留博山县,县府迁经源泉。1955年3月撒销淄博工矿特区,建立淄博市,原淄博市改为博山区,归淄博市领导。博州盛产瓷器,陶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宋代,陶瓷生产已著称于世。不仅有白釉、青釉、黑釉及各种雕塑品,而且还有驰名中外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博州在陶瓷生产中还运用剔花、划花、印花、手绘作装饰,制作手法丰富多彩。从明、清时期开始,博山逐渐发展成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销售世界各地。因此,博州又称“北瓷都”。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北平郡:战国时期燕国始置。秦国灭燕国后沿用,辖地在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治所在蓟县,现在北京当时属广阳郡,与右北平之间隔着渔阳郡。西汉时期北平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广居右北平”。三国时期北平属燕国,右北平北部为东鲜卑(后为宇文部)所侵,其地日狭,渔阳不变。西晋时期,燕国并渔阳郡。右北平郡改称北平郡,辖地不变。东晋十六国时三郡辖地多有变化,燕国时称燕国时称燕郡,渔阳时设时撤,北平较稳定。晋、魏时期,北平郡迁新昌(今河北卢龙)属平州(州治在辽西郡),今地当时为燕郡,为幽州州治所在。渔阳属幽州。隋朝时期,撤辽西郡,北平郡治不变。渔阳郡治还至现蓟县。今地属涿郡,辖地广大,自天津向西北延伸出长城与突厥相接,郡治时称蓟县。唐朝时期北平郡改为平州,唐开元二年~天宝二年(公元714~743年)为安东都护府,渔阳分为蓟州和檀州,北平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梁国时,北京称幽州,置卢龙节度使。后唐依旧。晋朝时期割与契丹。辽国时期,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中京,其地为南京析津府,属平州。金国时期,亦实行五京制,有上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其中“北京”在今内蒙古赤峰南、宁城西,称北京大定府。今北京为中都大兴府。“北京”第一次出现。北平未出现,原地为平州。元朝时期,今北京为大都路,辖大约京津两市。北平未出现,原地为永平路。北京未出现。明朝初期,北京称北平,北平至此重新出现。明成祖迁都前改北平为北京,实行两京制,迁都后亦称京师。“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清朝入关,袭用明朝称法。清帝逊位,袁世凯窃权,拒绝南下,国民政府被迫迁往北京,北京名称不变,北平未出现。北洋政府倒台后,国民政府驻南京,北京改称北平。1949年己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于此。“北平”之称至此消失。

洛阳堂:以望立堂。

博州堂:以望立堂,亦称博山堂、临淄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北平堂:以望立堂,亦称幽州堂、卢龙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辽宁之清原、黑龙江之嫩江县、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宜丰、广东之新会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博,以地为氏。”望出淮南、广平。汉代有博县,属泰山郡,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二、

博姓分布:安徽淮南、山东五莲、浙江开化、四川德昌、中江、台湾、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博姓起源:

1、以地为氏。博,齐之聊摄,秦为东郡,隋以博平县建为博州(故城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2、明时云南亦佐土把事为博氏。

博姓名人:

博劳,汉时人,善相马。博彦约,明时浙江云和人,洪武中任安徽泾县教谕。

郡望:广平、淮南。

[ 博 ]的同部首字 - [ 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