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宝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guāng ]

读音:guāng

拼音:guang

简繁:光

五笔:IQB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IQB

笔画:6画

吉凶:吉

仓颉:FMU

结构:上下

郑码:KOGR

四角:90212

区位:2566

统一码:5149

异体字:㫕,灮,炗,炚,炛,烡,?,?,?,?,?,?

英汉互译:light,brilliant,shine,only

笔顺:竖、点、撇、横、撇、竖弯钩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645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光姓主要源自:妫姓。

单一渊源:源于妫姓,出自舜帝后裔陈氏田光之秦末子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舜帝为黄帝直系子孙,由于政治清明,流芳百世,到西周王朝建立伊始,周武王即寻访舜的后人封于陈(今河南淮阳)。据史籍《史记·田完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记载,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其后子孙以地为氏,称田氏。相传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边居住,他们的祖孙有留在妫汭河一带的,就是妫姓。

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帝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世孙)。武王封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期,陈桓公的弟弟在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免,自立为陈历公。太子免的两个弟弟欲报杀兄之仇,就趁陈历公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二人相继为国君,就是陈庄公和陈宣公。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杀了。陈历公的儿子叫陈完(妫满的第十世孙),他同御寇的交情很好,御寇被杀后,他怕被株连,便逃到了齐国。齐桓公就将他封于田地。陈完因为逃到了齐国,不愿用原来的国名为氏,遂以食采地名为氏,改称田氏。传至田和任齐国相国时,他将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后来田氏有一支迁至燕国,在战国末期出了一位为仁为义、敢做敢为的侠者,即节侠田光。当时秦国仗势连灭各国,田光激于义愤,将荆轲引荐给燕太子丹。后来荆轲刺秦王不成,事泄,秦始皇得知荆轲是田光引荐给燕太子丹的。秦国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彻查此案。

田光后人为避杀戮,逃至太原府平定洲乐平县巴洲村桃园定居,并遂以父名为子姓,称光氏,远避于故晋地绛郡一带。巴洲桃园便成为华夏光氏之源、之祖、之根。

光姓现于山西、山东、甘肃、河南、湖北皆有分布。其中一支于清末迁于马来西亚。

正平郡:亦称绛郡,今山西省新绛县。春秋时期属于晋国,战国时期三家分晋,正平归属于魏国。汉朝时期为临汾县地。北魏时期始置正平郡,兼置东雍州。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改为绛州。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从玉壁迁置今县址,后改称绛郡,附郭正平县。唐朝时期改郡为州。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正平县被废黜,地入绛州。民国初期改称新绛县。

安乐郡:古代安乐郡有两个:①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设置,隶属安州,其时辖地在今北京市东北古北口外。东魏时期辖境南移,管辖安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之东北,所领二县中安市县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境。北齐、北周时期领安市、密云二县。隋朝开皇初年废黜。②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檀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安乐郡,管辖燕乐,故城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北燕落村。领燕乐、密云二县。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改为檀州。

一、gu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阳泉,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河南之卢氏、义马,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黄帝庶子姞姓之后,封光,因氏。”

2、郑樵注云:“田光之后,秦末子孙避地,以光为氏。”或以田光为“齐人”,误,当为燕人,曾向太子丹荐荆轲,而自刎。

二、

光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光姓起源:

1、相传黄帝庶子,姑姓之后,封于光(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因以为氏,见《姓源》及《路史》。《舆地图》载:古有光国,即今光州。或即指此。

2、秦末时燕人田光之裔避地,遂以光为氏,见《姓考》。

光姓名人:

光逸,晋时乐安人,官给事中。

郡望:绛郡。

历史名人

光姓古代名人

光逸晋朝,(生卒年待考),安乐人(今北京古北口)。著名军谘祭酒。

光楚容唐朝,(生卒年待考),安乐人(今北京古北口)。著名桂州都督。

光时亨明朝,(生卒年待考),南直隶桐城人(今安徽桐城)。著名崇祯年间进士,兵部兵科给事中。

郡望

正平郡:亦称绛郡,今山西省新绛县。春秋时期属于晋国,战国时期三家分晋,正平归属于魏国。汉朝时期为临汾县地。北魏时期始置正平郡,兼置东雍州。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改为绛州。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从玉壁迁置今县址,后改称绛郡,附郭正平县。唐朝时期改郡为州。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正平县被废黜,地入绛州。民国初期改称新绛县。

安乐郡:古代安乐郡有两个:①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设置,隶属安州,其时辖地在今北京市东北古北口外。东魏时期辖境南移,管辖安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之东北,所领二县中安市县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境。北齐、北周时期领安市、密云二县。隋朝开皇初年废黜。②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檀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安乐郡,管辖燕乐,故城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北燕落村。领燕乐、密云二县。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改为檀州。

一、gu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阳泉,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河南之卢氏、义马,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黄帝庶子姞姓之后,封光,因氏。”

2、郑樵注云:“田光之后,秦末子孙避地,以光为氏。”或以田光为“齐人”,误,当为燕人,曾向太子丹荐荆轲,而自刎。

二、

光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光姓起源:

1、相传黄帝庶子,姑姓之后,封于光(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因以为氏,见《姓源》及《路史》。《舆地图》载:古有光国,即今光州。或即指此。

2、秦末时燕人田光之裔避地,遂以光为氏,见《姓考》。

光姓名人:

光逸,晋时乐安人,官给事中。

郡望:绛郡。

姓氏源流

一、gu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阳泉,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河南之卢氏、义马,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黄帝庶子姞姓之后,封光,因氏。”

2、郑樵注云:“田光之后,秦末子孙避地,以光为氏。”或以田光为“齐人”,误,当为燕人,曾向太子丹荐荆轲,而自刎。

二、

光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光姓起源:

1、相传黄帝庶子,姑姓之后,封于光(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因以为氏,见《姓源》及《路史》。《舆地图》载:古有光国,即今光州。或即指此。

2、秦末时燕人田光之裔避地,遂以光为氏,见《姓考》。

光姓名人:

光逸,晋时乐安人,官给事中。

郡望:绛郡。

堂号

正平郡:亦称绛郡,今山西省新绛县。春秋时期属于晋国,战国时期三家分晋,正平归属于魏国。汉朝时期为临汾县地。北魏时期始置正平郡,兼置东雍州。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改为绛州。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从玉壁迁置今县址,后改称绛郡,附郭正平县。唐朝时期改郡为州。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正平县被废黜,地入绛州。民国初期改称新绛县。

安乐郡:古代安乐郡有两个:①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设置,隶属安州,其时辖地在今北京市东北古北口外。东魏时期辖境南移,管辖安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之东北,所领二县中安市县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境。北齐、北周时期领安市、密云二县。隋朝开皇初年废黜。②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檀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安乐郡,管辖燕乐,故城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北燕落村。领燕乐、密云二县。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改为檀州。

一、guā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阳泉,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河南之卢氏、义马,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云南之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黄帝庶子姞姓之后,封光,因氏。”

2、郑樵注云:“田光之后,秦末子孙避地,以光为氏。”或以田光为“齐人”,误,当为燕人,曾向太子丹荐荆轲,而自刎。

二、

光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光姓起源:

1、相传黄帝庶子,姑姓之后,封于光(故城在今山东掖县),因以为氏,见《姓源》及《路史》。《舆地图》载:古有光国,即今光州。或即指此。

2、秦末时燕人田光之裔避地,遂以光为氏,见《姓考》。

光姓名人:

光逸,晋时乐安人,官给事中。

郡望:绛郡。

[ 光 ]字的同音字 - [ guang ]

[ 光 ]的同部首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