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宝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yuán ]

读音:yuán

拼音:yuan

简繁:源

五笔:IDRI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IDRI

笔画:13画

吉凶:吉

仓颉:EMHF

结构:左右

郑码:VGNK

四角:31196

区位:5220

统一码:6E90

异体字:厵,?,?,?,?

英汉互译:spring,source,head,surname

笔顺:点、点、提、横、撇、撇、竖、横折、横、横、竖钩、撇、点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100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413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源(yuán)姓,单一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族秃发部,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在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有分布,霄乡居住着源氏二一千多人,世界各地还有两十万多人。

单一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五胡十六国时期秃发鲜卑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王子秃发破羌,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在今天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乡,有一个全国罕见的姓氏“源”。如今,霄乡居住着源氏一千多人,世界各地还有两千多人。

三国时期,活跃在河西走廊的鲜卑诸部以拓跋匹孤所部的规模最大。曹魏文帝曹丕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拓跋部大人拓跋桔汾逝世,次子拓跋力微因其母为“天女”,有神异,故得立为首领,即北魏元皇帝,而拓跋匹孤虽为长子却不得继位。拓跋匹孤因此而愤恨不平,遂率领自己的部族人脱离鲜卑拓拔部出走,由塞北阴山、河套一带,沿黄河、顺贺兰山脉东麓南下,至河西、陇西以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一带游牧。传说,后来拓跋匹孤的儿子拓跋寿阗生于棉被之中,鲜卑语称棉被为“秃发”,寿阗就成为了秃发寿阗。又传说,拓跋寿阗崇尚猛禽“鵚”,即秃鹙,常以鵚羽为头饰。而鵚羽就是“秃发”,即秃鹙的毛发,因此改称秃发寿阗。所以,拓跋寿阗率领的这支鲜卑拓拔部落就“秃发”得名,称秃发部。且族人皆因首领拓跋匹孤不得继位而不平,正好由此皆改姓为秃发氏,回避了原来的拓拔氏,史称“秃发鲜卑”。实际上,“秃发”本就是“拓跋”的汉史异译读音,所以其原本就与拓跋鲜卑同宗同源。数年后秃发寿阗逝世,由其孙子秃发树机能接替了秃发鲜卑的大人职位。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二十一年(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麟嘉九年,公元396年),后凉太祖吕光遣使拜秃发树机能的后代秃发·乌孤为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而秃发乌孤决意摆脱后凉吕光的控制,便谢绝封爵。

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元年(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太初元年,公元397年),秃发乌孤自称大部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年号太初,建立了南凉国政权,自号南凉烈祖武王。秃发鲜卑历经拓跋匹孤→秃发寿阗→秃发树机能→秃发思复鞬→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秃发傉檀,到了东晋义熙十年(南凉景王秃发傉檀嘉平七年,西秦乞伏炽磐永康三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瑞元年,公元414年),南凉国被西秦国灭亡后,南凉景王秃发傉檀的王子秃发破羌(一说王孙)逃离开故地,辗转投奔拓拔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北魏太武帝接纳了他,并对他说:“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就此赐他姓名源贺,晋封他为西平侯,从此秃发破羌改称源贺,历史上也称其为秃发源贺。

源贺,就是今天源氏一族的始祖,历经一千五百九十余年,世代相传至今。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乐都县:青海省乐都县在古代属西羌辖地,夏朝时期称西戎地,周朝及秦朝时期称湟中部落,汉、魏时期称破羌县。在汉朝时期,乐都隶属金城郡,曹魏时期属西平郡,晋朝时期称乐都郡,五胡十六国时期称廉州堡,唐朝时期称鄯州,宋朝时期称湟州、乐州,明朝时期设为碾北卫。到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称碾伯县。青海建省后设为乐都县。1978年由省直辖划归海东地区。乐都位于青海湟水谷地及其两侧山地,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河谷沟谷地和中、低山丘陵为主,湟水河由西向东流经境中,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为古代人们劳动、生息的好地方,孕育了丰富的古代文化。

西河堂:以望立堂。

乐都堂:以望立堂。

一、yu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乳源、新会,山西之大同、介休、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总论·改氏》称:“章仇、秃髮(发)氏归后魏,太武赐源氏。”又云:“出自代北。后魏圣武皇帝诘汾长子疋孤七世孙秃髮(发)傉檀据南凉,生贺,降后魏,太武见之,曰:‘与卿同源,可改为源氏。’”《十六国春秋》亦载:“秃发破羌,奔降于魏,世祖赐爵平西侯谓破羌曰:‘朕与卿本出同源,因氏分姓,可赐姓源氏’。”源氏当出自古鲜卑族之秃发氏。望出西平。隋代有源彪;唐代有源乾曜,临漳人,尚书左丞相;又有源光裕,郑州剌史;明代有源湜,高邮人,监察御史。

二、

源姓分布:广东顺德、山西汾阳、台湾台北、澳门、香港等地均有此姓。

源姓起源:鲜卑人姓。系自拓拔氏,秃发傉檀之后。秃发傉檀系北魏圣武帝拓拔诘汾长子疋孤九世孙,河西王,其地在今青海境内,史书上称南凉,为西魏乞伏炽盘所灭。其少子秃发破羌出奔北魏,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曰: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后秃发破羌改为源贺,封陇西王。

源姓名人:

源怀,源贺之子,为北魏幽州刺史。源政,明时眉州人,成化中武陵县丞。

郡望:安阳、西平。

变化:一作厵。

历史名人

源姓古代名人

源贺十六国(公元424~497年),原名秃发破羌,一称秃发源贺,南凉国创建者秃发乌孤之孙;西河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十六国时期南凉国王子,北魏大臣,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赐予其姓氏为源,为源氏得姓鼻祖。公元414年,南凉国被西秦国乞伏炽磐所灭,王孙秃发破羌逃离故地,辗转投奔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十分喜爱秃发破羌才华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接纳了他,见面后赐他姓源名贺,晋封他为西平侯。

源延北朝(公元?~?年),秃发破羌(即秃发源贺、源贺)之子;西河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北魏大臣。赐爵武城子,西冶都尉。死后赠凉州刺史,广武侯,谥号为“简”。

源怀北朝(公元?~506年),原名源思礼,秃发破羌(即秃发源贺、源贺)之子,源延之弟;西河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北魏大臣。被赐名“怀”,所以又名源怀。为人谦恭宽雅,有大度。文成末为侍御中散,后除雍州刺史,清俭有惠政。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为尚书左仆射,奉诏为使持节,巡行北边六镇及恒、燕、朔三州。

源奂北朝(公元?~?年),秃发破羌(即秃发源贺、源贺)之子,源怀之弟;西河人(今甘肃榆中)。著名北魏大臣。官至长乐太守,为监察官吏的贪污腐败,北魏高宗时期曾以“中散”之职前后检察州镇十余所。无子嗣。

源规北朝,(生卒年待考),源怀之子,著名北魏大臣。

源荣北朝,(生卒年待考),源怀之子,有官职,无传,记载无子嗣。

源徽北朝,(生卒年待考),源怀之子,有官职,无传,记载无子嗣。

源玄凉北朝,(生卒年待考),源怀之子,有官职,无传,记载无子嗣。

源子雍北朝(公元?~528年),字灵和,源怀第五子;河南洛阳人。著名北魏将领。初为秘书郎、太子舍人、凉州中正。北魏孝明帝即位,转奉车都尉,迁司徒属。转太中大夫、司徒司马。除恒农太守,迁夏州刺史。除散骑常侍,使持节、假抚军将军、都督、兼行台尚书。除中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给事黄门侍郎,封乐平县开国公。还洛,假征北将军,改封阳平县开国公,进号镇东将军。除冀州刺史。

源纂北朝(公元?~528年),源怀之子;河南洛阳人。著名北魏大臣。曾任凉州大中正等职,建义初(公元528年),遇害河阴,年三十七。

源子恭北朝(公元?~538年),字灵顺,源怀第六子,著名北魏大臣。初辟司空参军,历司徒祭酒、尚书北主客郎中,摄南主客事。

源肃(生卒年待考),源规之子,世袭官职,无官。

源绍(生卒年待考),源规之子,世袭官职,无官。

源文远(生卒年待考),源规之子,世袭官职,无官。

源雄隋朝,(生卒年待考),字世略,源纂之子;西平乐都人。著名大臣。

源士则(生卒年待考),源子雍之子;河南洛阳人。

源士正(生卒年待考),源子雍之子;河南洛阳人。

源士规(生卒年待考),源子雍之子;河南洛阳人。

源孝孙(生卒年待考),源延伯之孙;河南洛阳人。齐受禅、爵列降。

源彪北朝,(生卒年待考),字文宗,源孝孙之子;河南洛阳人。源子恭在日,转授临颍县开国侯。北魏武定末年(公元552年)晋为太子洗马。

源文瑶(生卒年待考),源孝孙之子,有官职。

源文盛(生卒年待考),源孝孙之子,有官职。

源文举(生卒年待考),源孝孙之子,有官职。

源师隋朝(公元?~605年),字践言,源彪之子;河南洛阳人。有重名于齐。隋开皇中(公元581年)尚书比部、考功侍郎。隋大业初年(公元605年),卒于大理少卿。

源昆玉唐朝,(生卒年待考),源师之子;河南洛阳人。源直心:(生卒年待考),源师之子;河南洛阳人。著名唐朝大臣。唐高宗时为司刑太常伯,坐事配流岭南而卒。

源乾曜唐朝,(生卒年待考),源直心之子;相州临漳人。著名唐朝大臣。《全唐诗》记载,举进士。累迁谏议大夫。唐开元初年,拜少府少监。后拜尚书左丞相。终太子少傅。

源挈(生卒年待考),源乾曜之子;相州临漳人。官为都尉。

源弼唐朝,(生卒年待考),源乾曜之子;相州临漳人。著名唐朝大臣。初为河南府参军,后为绛州司功。

源尚裕唐朝,(生卒年待考),源乾曜重孙;相州临漳人。著名大臣。亦有令誉,历职清谨……与杨滔、刘令植等同删定《开元新格》。历任刑部力部工侍郎、尚书左丞、累迁郑州刺史,称为良更。寻卒。

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乐都县:青海省乐都县在古代属西羌辖地,夏朝时期称西戎地,周朝及秦朝时期称湟中部落,汉、魏时期称破羌县。在汉朝时期,乐都隶属金城郡,曹魏时期属西平郡,晋朝时期称乐都郡,五胡十六国时期称廉州堡,唐朝时期称鄯州,宋朝时期称湟州、乐州,明朝时期设为碾北卫。到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称碾伯县。青海建省后设为乐都县。1978年由省直辖划归海东地区。乐都位于青海湟水谷地及其两侧山地,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河谷沟谷地和中、低山丘陵为主,湟水河由西向东流经境中,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为古代人们劳动、生息的好地方,孕育了丰富的古代文化。

西河堂:以望立堂。

乐都堂:以望立堂。

一、yu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乳源、新会,山西之大同、介休、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总论·改氏》称:“章仇、秃髮(发)氏归后魏,太武赐源氏。”又云:“出自代北。后魏圣武皇帝诘汾长子疋孤七世孙秃髮(发)傉檀据南凉,生贺,降后魏,太武见之,曰:‘与卿同源,可改为源氏。’”《十六国春秋》亦载:“秃发破羌,奔降于魏,世祖赐爵平西侯谓破羌曰:‘朕与卿本出同源,因氏分姓,可赐姓源氏’。”源氏当出自古鲜卑族之秃发氏。望出西平。隋代有源彪;唐代有源乾曜,临漳人,尚书左丞相;又有源光裕,郑州剌史;明代有源湜,高邮人,监察御史。

二、

源姓分布:广东顺德、山西汾阳、台湾台北、澳门、香港等地均有此姓。

源姓起源:鲜卑人姓。系自拓拔氏,秃发傉檀之后。秃发傉檀系北魏圣武帝拓拔诘汾长子疋孤九世孙,河西王,其地在今青海境内,史书上称南凉,为西魏乞伏炽盘所灭。其少子秃发破羌出奔北魏,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曰: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后秃发破羌改为源贺,封陇西王。

源姓名人:

源怀,源贺之子,为北魏幽州刺史。源政,明时眉州人,成化中武陵县丞。

郡望:安阳、西平。

变化:一作厵。

姓氏源流

一、yu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乳源、新会,山西之大同、介休、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总论·改氏》称:“章仇、秃髮(发)氏归后魏,太武赐源氏。”又云:“出自代北。后魏圣武皇帝诘汾长子疋孤七世孙秃髮(发)傉檀据南凉,生贺,降后魏,太武见之,曰:‘与卿同源,可改为源氏。’”《十六国春秋》亦载:“秃发破羌,奔降于魏,世祖赐爵平西侯谓破羌曰:‘朕与卿本出同源,因氏分姓,可赐姓源氏’。”源氏当出自古鲜卑族之秃发氏。望出西平。隋代有源彪;唐代有源乾曜,临漳人,尚书左丞相;又有源光裕,郑州剌史;明代有源湜,高邮人,监察御史。

二、

源姓分布:广东顺德、山西汾阳、台湾台北、澳门、香港等地均有此姓。

源姓起源:鲜卑人姓。系自拓拔氏,秃发傉檀之后。秃发傉檀系北魏圣武帝拓拔诘汾长子疋孤九世孙,河西王,其地在今青海境内,史书上称南凉,为西魏乞伏炽盘所灭。其少子秃发破羌出奔北魏,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曰: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后秃发破羌改为源贺,封陇西王。

源姓名人:

源怀,源贺之子,为北魏幽州刺史。源政,明时眉州人,成化中武陵县丞。

郡望:安阳、西平。

变化:一作厵。

堂号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乐都县:青海省乐都县在古代属西羌辖地,夏朝时期称西戎地,周朝及秦朝时期称湟中部落,汉、魏时期称破羌县。在汉朝时期,乐都隶属金城郡,曹魏时期属西平郡,晋朝时期称乐都郡,五胡十六国时期称廉州堡,唐朝时期称鄯州,宋朝时期称湟州、乐州,明朝时期设为碾北卫。到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改称碾伯县。青海建省后设为乐都县。1978年由省直辖划归海东地区。乐都位于青海湟水谷地及其两侧山地,南北高中间低,地貌以河谷沟谷地和中、低山丘陵为主,湟水河由西向东流经境中,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为古代人们劳动、生息的好地方,孕育了丰富的古代文化。

西河堂:以望立堂。

乐都堂:以望立堂。

一、yuá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乳源、新会,山西之大同、介休、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总论·改氏》称:“章仇、秃髮(发)氏归后魏,太武赐源氏。”又云:“出自代北。后魏圣武皇帝诘汾长子疋孤七世孙秃髮(发)傉檀据南凉,生贺,降后魏,太武见之,曰:‘与卿同源,可改为源氏。’”《十六国春秋》亦载:“秃发破羌,奔降于魏,世祖赐爵平西侯谓破羌曰:‘朕与卿本出同源,因氏分姓,可赐姓源氏’。”源氏当出自古鲜卑族之秃发氏。望出西平。隋代有源彪;唐代有源乾曜,临漳人,尚书左丞相;又有源光裕,郑州剌史;明代有源湜,高邮人,监察御史。

二、

源姓分布:广东顺德、山西汾阳、台湾台北、澳门、香港等地均有此姓。

源姓起源:鲜卑人姓。系自拓拔氏,秃发傉檀之后。秃发傉檀系北魏圣武帝拓拔诘汾长子疋孤九世孙,河西王,其地在今青海境内,史书上称南凉,为西魏乞伏炽盘所灭。其少子秃发破羌出奔北魏,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曰: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后秃发破羌改为源贺,封陇西王。

源姓名人:

源怀,源贺之子,为北魏幽州刺史。源政,明时眉州人,成化中武陵县丞。

郡望:安阳、西平。

变化:一作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