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宝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zé ]

读音:zé

拼音:ze

简繁:迮

五笔:THFP

五行:金

部外:暂无

五笔:THFP

笔画:8画

吉凶:暂无

仓颉:YOS

结构:半包围

郑码:MAIW

四角:38301

区位:6937

统一码:8FEE

异体字:?,窄

英汉互译:to rise,contracted,cramped

笔顺:撇、横、竖、横、横、点、横折折撇、捺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995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迮,普通话读 zé,方言念 zá。外地人都说没听见过“迮”姓,《百家姓》上也没有。一般字典上也没有注释为姓氏用字。吴江的芦墟、莘塔一带才有迮姓家族。

迮,以山名为氏,亦作窄、笮。风俗通义:战国时期,楚有笮伦。三国·吴志载,汉中有笮融,丹阳人。另以族号为氏,据姓氏考略云:蜀有笮夷,其后入中原者,以笮为氏。通志氏族略谓:吴郡有此姓。姓氏考略云:迮氏望出陇西郡。

迮姓来自何处?有一种与《迮氏家乘》不同的说法。同里陈去病 (1874 ~ 1933 年 ) 在《五石脂》( 第 304 页 ) 中说,元末农民大起义,群雄纷起,反对元蒙政府,元顺帝逃往塞北,在中原的蒙古族达官贵人也四散逃跑。河南有一蒙古家族迁移到吴江,避居南莘塔村。为防备不测,只得放弃蒙古族姓氏,改用汉字“迮”姓。据说,他们的祖先居住在中原近百年了,早已熟悉汉文化。起先选择“昨”字作姓,寓意“不忘昨天”。后来又觉得不妥,“昨”字易遭人猜疑。联想到全家族千里迢迢跋涉到江南,于是去掉“日”字,加走之底成“迮”字。而“迮”字本意逼迫、仓促,又有半个“昨”字。一个“迮”字隐含家族命运的几重意义,最恰当不过了。

自元末明初至今 600 百年间,迮氏家族一直定居在莘塔、芦墟一带,少数后裔分居周庄、黎里等。史料记载的迮姓人物有:迮原霖,明洪武年翰林院编修。迮绍原,清初仗义安葬杨廷枢。迮云龙,居甘溪村池上,乾隆朝内阁中书;其族兄迮灏有《淮南倡 ( 唱 ) 和集》行世。迮尚志曾是陆 燿的老师。迮朗,嘉庆朝凤阳府训导。迮鹤寿,道光年以文名于乡。

迮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楚怀王有一子名乍,楚国被秦国所灭后,他将乍字加走之底改姓“迮”。可见迮姓源于熊氏。而熊氏是帝颛顼的五代孙吴回(即祝融)的后代,也就是说迮姓是黄帝的后裔。历史上同源于楚国熊氏的姓氏还有屈,项,景等。迮姓族人在秦末积极投入了复国雪恨的反秦战争中。就是项羽所说的江东八千子弟兵中的一支。

山东境内,迮姓人居住在泰安、龙口等地。在全国范围内,江苏、沈阳、新疆、安徽、上海、重庆等地均有迮姓分布。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辽宁之沈阳,山西之太原、忻州,湖北之监利,安徽之贵池,云南之邱北、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云:“即窄氏,亦即笮氏。”望出陇西。一音zuò,亦为姓。明代有迮原霖,洪武仲翰林编修;又有迮宇,嘉兴县丞;清代有迮鹤寿。

二、

迮姓分布:上海、嘉定、辽宁沈阳、安徽淮南、台湾台中、台南、花莲、台北、北京、江苏等地均有此姓。

迮姓起源:见《氏族博考》。与窄通,亦即笮。

迮姓名人:

迮春,明时高邮人,万历中任山东文登县丞。

郡望:陇西。

历史名人

迮姓古代名人

迮原霖明朝,(生卒年代待考)明洪武年翰林院编修。(即迮士霖,天台人,凌云翰《柘轩集》多有述及。据凌云翰诗意,迮士霖确系蒙古部族。陈去病所记,应是真实。)

迮云龙清朝,乾隆朝内阁中书。

郡望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辽宁之沈阳,山西之太原、忻州,湖北之监利,安徽之贵池,云南之邱北、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归“入声”部。《姓氏考略》注云:“即窄氏,亦即笮氏。”望出陇西。一音zuò,亦为姓。明代有迮原霖,洪武仲翰林编修;又有迮宇,嘉兴县丞;清代有迮鹤寿。

二、

迮姓分布:上海、嘉定、辽宁沈阳、安徽淮南、台湾台中、台南、花莲、台北、北京、江苏等地均有此姓。

迮姓起源:见《氏族博考》。与窄通,亦即笮。

迮姓名人:

迮春,明时高邮人,万历中任山东文登县丞。

郡望:陇西。

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