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宝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造句

妄语的造句

妄语造句



1、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

2、这绝不是一句闲言妄语,而是对股市风云变幻的感悟。

3、“妄语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之一。

4、杀生、偷窃、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5、而酒能乱性,血气难伏,一但失去自制,就杀、盗、邪淫、妄语,什麽都做得出来了!

6、有犯妄语戒,未证谓证者,成妖作怪,附在树上。

7、显然这不仅是安全教育的无稽之谈,也是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的妄言妄语

8、孩儿年幼无知,妄言妄语,如今看到咱家的铺子生意如此之好,真是开心。

9、觊觎名利、“狂言妄语一脉相承”,“肃清流毒”之类,明显偏离了作品探讨本身,转而“诛心”了。

10、人民网与《人民日报》以及其他媒体是否受到了侮辱,那不过是个妄言妄语的问题,真假似乎并不十分重要。

11、例如“寝苫枕块,非丧事不言”之礼,试问今之尊孔诸公居丧时,除以“苫块昏迷”妄语欺人外,曾有一实行者乎?以上所举孔子之道。

12、不善之行谓之恶业,身业有三——杀业、偷盗、淫邪;口业有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业有三——贪婪、嗔怒、邪见。

13、觊觎名利、与黄帅们的“狂言妄语一脉相承”,“肃清流毒”之类,明显偏离了作品探讨本身,转而“诛心”了。

14、今天我也在这一日一夜之中,离妄语、戒妄语

15、不说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反要说感谢的话。

16、分别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业主。

17、‘往昔众生为此宝故共相残害,更相偷劫、欺诳妄语,令生死罪缘展转增长。

18、吾料定此穷措大妄语也,其必无此心。

19、妄语,你自己要是不骗人,你就不会被人骗。

20、一场本来可以取胜的战争,因各国人心不齐,荀偃指挥失当,尤其他那句“马首是瞻”的妄语,最后以“不战而败”告终。

21、人们不禁要问,佛教最看重“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语”的“四根本戒”,不打妄语,不说谎言。

22、从某种程度上说,称后现代主义小说为不确定性的滥觞,绝非妄语

23、不应图省事,走过场,不应以现成材料搪塞应付、敷衍了事,更不应听信小道消息和妄语馋言。

24、无知小儿,不识本座孽阵的利害,妄言妄语,待会儿定叫你万死难渎。

25、假使百千劫,你所造的业,无论杀业、盗业、淫业、妄语业、酒业,这杀盗淫妄酒,你造什么业,将来就受什么果报。

26、看似飘忽不定、妄言妄语的安倍,似乎从一开始就对自己有了清晰定位。

27、善、恶、贪、嗔、痴、慢、疑、妄语、绮语、杀、盗、淫。

28、杀生、偷窃、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尝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29、屁?妙哉妙哉,出家人不打妄语,大师一语既出,那是非教不可了!!

30、学佛当持“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乃至五辛、蛋奶、乳酪。

31、由三毒所生的差别罪恶,便有三种心理的罪过,即贪、嗔、痴;四种口舌的罪过,即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以及三种身体的罪过,即杀、盗、淫。

32、我写出我的这些经历,来忏悔我曾经所犯的淫业、杀业,同时警醒世人圣人果不妄语,不可以儿戏视之!并希望大家能依教奉行,积极改造自己的命运。

33、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34、所以说人类不能以眼见为实,不能妄言妄语妄信,得以悟道为真。

35、只要我开口说话,就要讲信用怎麽可以用欺骗的言语或者是打妄语呢?

36、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弃只是一种虚言妄语,而放弃却是一种真实存在。

37、一开始,我们仅仅满足于将想象用在激情中的妄语上以及当我出差时打给他的“激情专线”。

38、在今世杀生、说妄语、盗取不与之物、犯邪淫及沉湎于饮酒的人,连自己今生的根也都给掘毁了。

39、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0、因为你打妄语,有争、贪、求、自私自利这些行为,就会影响胎儿也有这种心理,所以就不会在社会上做一个良好的国民。

41、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

42、若人无戒行又说妄语,仅只剃掉头发并不会成为沙门。充满贪欲之人怎么会是沙门?

43、曾有学生这么问:“在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这五戒里头,哪个戒最难守得住?”

44、自控,行为规则和操守;不妄语、非暴力、独身生活、不偷盗、不贪、内外洁净以及满足等,是其中的一些戒律。